題:
天鵝起飛前為何要助跑
善榮
2012-08-27 10:48:46 UTC
是因為:
1.棲息水中起飛前要把身上的水甩掉?
2.翅膀與身體比例顯得翅膀太小,升空不容易?
3.雙腳在身軀的後方起飛時動能不足?
4.其他的原因.
一 回答:
?
2012-08-28 05:52:37 UTC
答案很簡單:要獲得足夠的昇力鳥兒(或飛機)起飛都要足夠的昇力

要獲得足夠的昇力,必須讓足夠的空氣流過翼面當昇力大於地心引力(鳥重量),鳥就起飛了所以會飛的鳥類用各種方法讓足夠的空氣流過翼面大半的小鳥容易達到此昇力的要求,只要往上跳再拍動翅膀大鳥(重的鳥)相對的所需昇力較大,有的面對強風再往上跳,有的助跑,有的待在高處往下跳

總之都要利用各式各樣的招式來取得昇力

選項1找不到這樣做的鳥兒的實例,不予討論,直接看選項2

起飛要助跑的鳥當中,有些確實是翅膀較短的像是海雀,潛鳥,鷿鷈,潛鴨,可能為了潛水獵食減小阻力之故,翅膀演化得較小較短但,天鵝並不適用2

其實您的123選項中沒有適合天鵝的;2看來有點似是而非嚴格說天鵝的翅膀比例不小,力量也很強但天鵝算是體重很重的鳥,所以起飛要求的昇力也大

選項3之中,腳長在後面跟起飛動能無關....腳長在身後是為了方便划水再說天鵝的腳也還不算太後面,上面舉例的會潛水的鳥類的腳才真是長在後面像海雀或潛鳥,鷿鷈等鳥類因為腳長得太後面,在地面上走時常會讓肚皮垂在地上磨,很難看;天鵝在陸地上走路還算優雅的演化最終極的例子就是企鵝,不過牠們已經不會飛了

就來模擬一下實際的狀況吧--



起飛時為了讓流過翼面下的空氣量足以產生足夠的升力,所以要取得與空氣的相對速度,因而起飛時首先要面對風向(逆風)

不論天鵝,海雀或鷿鷈,都是先高速划水開始的,等同於地面上的助跑這時候,其實腳長得越後面越容易取得速度

起初腳部都在水下,因此看不出來當升力足以抬起身體時,腳部始露出水面原本划水的腳,看起來就好像在水上跑所謂的助跑,其實也就是划水動作的延續罷了





最後昇力足夠,雙腳也離開水面,展翅高飛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